- 概要
- 历史
- 地理
- 文化
县人民政府驻凤凰镇,邮编:055550。代码:130528。区号:0319。拼音:Ningjin Xian。
宁晋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,地处滏阳河中游。〔北纬37° 37' 东经114° 53'〕东邻辛集、冀州,西连柏乡县,北靠赵县、晋州,南接隆尧、巨鹿、新河县。辖10个镇、6个乡364个行政村:凤凰镇、河渠镇、东汪镇、北河庄镇、耿庄桥镇、贾家口镇、四芝兰镇、大陆村镇、苏家庄镇、换马店镇、侯口乡、唐邱乡、北鱼乡、纪昌庄乡、徐家河乡、大曹庄乡。总面积1107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123.4万亩,总人口73万,绝大部分属于农业人口。县城距省会石家庄64公里,距北京365公里。高速公路已修通,至今还没有通铁路,距京广铁路、石德铁路、京深高速公路30公里,东临京九铁路,距北京、天津均在单日往返里程之内。国道308线横贯全县,境内公路纵横,交通便利,县城功能完备,环境优越,是国家对外开放县(市)之一。
宁晋县处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,属半湿润气候。年平均气温13℃。,一月平均气温-4.2℃,四月平均气温14℃。,七月平均气温26.7℃,十月平均气温13.4℃。极端最低气温-23.3℃,极端最高气温41.9℃。≧3°积温4718℃,≧10°积温4389℃。年平均降水量501毫米,年内分配不均,年际变化较大。年日照2501小时。早霜始于十月中下旬,晚霜终于四月上旬,无霜期约200天。
宁晋县历史悠久,〔历史上宁晋县位于海河泄洪区,十年九涝,有“宁晋泊”之称〕《尚书尧典》中称杨纡,汉置瘿陶郡,唐称宁晋,寓意“安宁晋福”,素有“人杰地灵”之美誉。近年来,宁晋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,2001年,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0.2亿元,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.75亿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96元。
面对新形势、新任务,宁晋县委、县政府将坚持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,着眼于跨越式发展,实施科教兴县、开放带动、商贸流通带动三大主体战略,大力发展龙型经济、特色经济、绿化经济,到2005年,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7.4亿元,财政收入达到2.6亿元,综合实力跨入全省先进行列,建成社会安定、人民安康、市场繁荣、环境优越的经济强县。
宁晋县历史上曾有杨氏县、廮陶县、廮遥县、大陆县等名称。唐天宝元年(公元742年)改称宁晋县,以此为古晋地。并取安宁之义为名(见《河北省县名考原》)。
今县境,春秋时期为晋国地,并有杨氏城邑(《太平寰宇记》有“春秋时晋杨氏邑”的记载,并称“杨骏坟在县北十里”)。战国时期为赵国之域。秦代属钜鹿郡。西汉时置杨氏县(治在今城关)和廮陶县(故城在县南),还先后封置禾成侯国(故城在县东北,文帝九年废)和历乡侯国(故城在今县城东历城,西汉末即废),均属冀州钜鹿郡。东汉时,杨氏、廮陶两县属冀州钜鹿郡,郡治廮陶县;建安十七年(公元212年),廮陶县更隶冀州魏郡。三国、魏时、杨氏、廮陶两县仍为冀州钜鹿郡(黄初七年废郡封国,大和六年国徙为郡),郡治廮陶县。晋代,废杨氏县并入廮陶县,为冀州钜鹿国治、领。北魏时,廮陶县属定州北钜鹿郡。北魏永安二年(公元529年)析廮陶县置廮遥县,治在原杨氏县城(即今城关),属殷州南钜鹿郡。北齐时省廮陶县并入廮遥县。隋代,于开皇六年(公元586年)廮遥县复名廮陶县,属赵州。十六年(公元596年),析广阿县(今隆尧县地)置大陆县,故城在今县城东南之鱼台村(南、北鱼台),大业二年省入象城县(今隆尧县地)。廮陶、大陆两县先属栾州,大业三年(公元607年)廮陶县改隶赵郡。唐代,廮陶县属赵州(武德五年改名栾州,贞观元年复名赵州,属河北道)。天宝元年(公元742年)廮陶县改名宁晋县,仍治今县城,继属河北道赵州(先称赵郡,至德二年复为赵州)。五代时,宁晋县属赵州。宋代,宁晋县属河北西路庆源府。入金后改为河北西路沃州(天会七年改庆源府为赵州,天德三年改赵州为沃州)。元代,宁晋县先属真定路永安州(太宗六年置),太宗七年(公元1235年)废永安州改隶真定路赵州。明代,宁晋县属真定府赵州。清代,宁晋县于嘉庆二十五年(公元1820年),为避宣宗名讳(旻宁)改“宁”为“甯”,属直隶省赵州。
民国时期,甯晋县之“甯”字逐渐改为“宁”字,初属直隶省冀南道(三年改为大名道),十七年(公元1928年)直隶于河北省,二十五年(公元1936年)划属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区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于1938年9月冀南区创立,辖宁晋县。1940 年夏秋,宁晋县主要地区划属冀中区七专区(为晋察冀边区辖境);宁晋县南部地区(当时称“宁南县”)则属冀南区十一专区(为晋冀鲁豫边区辖境)。1941年,宁晋与赵县、元氏县连壤区组成赵元宁联合县,和宁晋县同隶冀中区七专区;此时,宁南县仍为冀南区十一专区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赵元宁联合县即行撤销,宁晋县改属冀中区六专区;此时,宁南县属冀南区四专区。1946年7月,宁晋县又改属冀中区十一专区;宁南县仍为冀南区四专区。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,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边区即行撤销,宁晋、宁南两县分别随冀中十一专区和冀南四专区划归华北行政区。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,撤销宁南县,宁晋县复原制,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。
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宁晋县仍为邢台专区。1958年4月28日,撤销邢台专区,宁晋县划归石家庄专区。同年12月20日,撤销新河、赵县并入宁晋县。1960年5月3日撤销石家庄专区,宁晋县即归石家庄市辖。1961年5月23日,宁晋县还隶邢台专区。同年7月9日析宁晋县和石家庄市(今栾城县地)复设赵县,宁晋县仍属邢台专区。1970年,邢台专区改称邢台地区,继辖宁晋县。1993年7月,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,改成邢台市管辖.
宁晋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,地处滏阳河中游。〔北纬37° 37' 东经114° 53'〕东邻辛集、冀州,西连柏乡县,北靠赵县、晋州,南接隆尧、巨鹿、新河县。辖10个镇、6个乡364个行政村:凤凰镇、河渠镇、东汪镇、北河庄镇、耿庄桥镇、贾家口镇、四芝兰镇、大陆村镇、苏家庄镇、换马店镇、侯口乡、唐邱乡、北鱼乡、纪昌庄乡、徐家河乡、大曹庄乡。总面积1107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123.4万亩,总人口73万,绝大部分属于农业人口。县城距省会石家庄64公里,距北京365公里。高速公路已修通,至今还没有通铁路,距京广铁路、石德铁路、京深高速公路30公里,东临京九铁路,距北京、天津均在单日往返里程之内。国道308线横贯全县,境内公??国家对外开放县(市)之一。
要了解宁晋县的历史渊源,首先必须从“杨”谈起。
宁晋一带,远在上古时代就称杨地。《尚书,尧典》说,唐尧在禅位给虞舜以前,曾对舜进行三年考核,就是在这地方。春秋时期,杨地是十二诸侯之一晋文侯的属邑,后来晋平公把他封给大夫叔向,叔向便“以邑为氏”,称儿子叫杨伯石。据我国最早的史学名著《左传》记载,公元前五五二年秋天,在晋国都城新绛发生了这样一个事件:大夫叔向的儿子杨伯石,因参与栾盈族党“助乱”,被大臣范宣子逮捕杀死,并囚禁叔向,夺去其杨地封邑。这以后,杨地荒废下去,直到晋大夫赵简子“以法诛公族羊舌氏”,才又把僚安封在杨地为杨氏大夫。这以上所说的杨地,都是指现在的宁晋县地方。
但是还有另一种说法,认为叔向和僚安受封的杨地在山西洪洞县,而宁晋古代叫杨纡。宁晋地方在战国以前既称杨地也叫杨纡。郦道元在《水经注》里对杨纡城解释得很清楚,说:“杨纡,大陆泽也,古有杨城,泽流纡回城下,因曰杨纡”这就是宁晋县在历史上曾叫杨纡城的来历。 春秋末期,曾为五霸之一的晋国落弱下来,终于在公元前四零三年被韩景侯、魏文侯、赵烈侯瓜分成韩、魏、赵三个诸侯国。三家分晋后不久,赵烈侯迁都邯郸,疆域扩大,杨纡地方也随着成为赵国的地盘。
公元前二零二年,刘邦做了汉朝皇帝后,为加强中央集权,在秦朝郡县基础上,开始调整地方行政机构,于杨纡旧地建立起杨氏县。这就是宁晋地方正式成为一级政府所在地的开端。
自从汉朝初年建立杨氏县起,经过战乱的三国时代,到晋朝太康年间,晋武帝司马炎撤消了杨氏县。“悉境省入旁近”与廮陶合并为一个县。据《十六国疆域志》记载,公元三一八年刘曜做赵皇帝时,巨鹿郡只辖廮陶和巨鹿二县,可见那时廮陶是一个相当大的县份。
公元五二八年,朝卑族拓跋氏的北魏王朝内部发生变乱。魏孝明帝元诩和他母亲胡太后争权,被胡太后毒死,引起尔朱荣率兵攻进洛阳,杀了胡太后,立长乐王元子攸为魏孝庄帝。孝庄帝为了澄清“后党”在朝廷和地方的人事基础,即位还不到六个月,就对全国州县进行“析置合并”,把廮陶县东北部划了出来,另建一县,取名廮遥。廮陶原地一变而成两县。 公元五八二年杨坚建立隋朝,实行一系列安定社会、发展生产政策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“革除弊政,裁汰冗官,划一制度,整理户籍”。公元五八三年,他下令全国实行户口大检查,结果查出豪强隐匿人口一百六十万。公元五八六年,廮陶一带被查出的“藏户”较多,于是隋朝政府在一律“录以簿册”后,便将廮陶和廮遥又和为一县,仍名廮陶,划归栾州管辖。
唐朝天宝年间,由于豪强地主的疯狂兼并,赋役日趋繁重,为躲避徭役,农民逃亡越来越多。鉴于农户大量流亡徒居,为了适应这种形势,唐朝政府不得不把地方州县进行更改变动。公元六七四年,廮陶县的行政、经济和户籍,在经过一番整顿之后,领地有所扩张。但是,“廮陶”这个字眼,在李唐王朝看来颇不吉利。因为“廮陶”和“应逃”同音,所以重新给它起了个富有“安静福来”意思的名字,叫“宁晋”。宁晋县名也就流传下来。